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:::
:::

計畫緣起

1481

計畫緣起

       本案辦理範圍座落烏日區九德里附近,北臨南區及南屯區,因舊市區發展已達飽和,本案都市計畫規定以附帶條件辦理區段徵收方式,變更部分農業區及公共設施用地為可建築用地,並規定將部分臺中生活圈2號線(環中路)與部份原計畫道路納入辦理範圍,以提供住宅生活空間及取得公共設施用地。另考量近年「臺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」及「臺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烏日文心北屯線」等重大交通建設引入,完成鐵路高架捷運化及臺中捷運綠線,故為取得聯外道路建國南路及環中路道路拓寬所需用地,以建立完善之區域性聯外道路,本案之辦理亦具急迫性。

       綜上所述,本案就地方人口成長、居住空間需求及基礎設施興闢等課題,重新檢討九德地區區段徵收範圍內之土地使用及公共設施,並銜接周邊既有計畫道路系統,改善生活環境,將以「創造優質之居住空間」之發展願景推動區段徵收開發建設,並透過有效管制都市發展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落實政策目標。

基地發展定位及目標

       九德區段徵收地理位置,北接第13期市地重劃,南臨臺中市南區,範圍內有環中路及建國路縱橫其中,此外,隨著臺中捷運綠線開通,九德區鄰近與臺鐵、捷運共構的大慶站,區內亦有九德站、九張犁站等,完備的路網顯示該區極具交通樞紐特色;而九德地區一帶為原縣市交界處,因土地畸零交錯,導致有許多土地長期未被有效利用,且有墓地坐落林野之中,狹路蜿蜒曲折居民出入迂迴不便。 考量烏日區未來人口成長、居住空間及基礎設施等需求,整體活化該區並創造烏日地區都市發展所需空間,九德地區區段徵收案,開發面積29.87公頃,於111年11月公告徵收,預定116年完工。透過區段徵收開發,原本畸零的土地將銜接縫合周圍重劃區成為方正街廓,大幅提升土地使用效益,有效串聯烏日市區及周圍已開發完成的第13期重劃區,打造出極佳的優質生活機能及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。

都市計畫

       本計畫區位於烏日都市計畫區,於91年12月10日公告實施「擴大暨變更烏日都市計畫(第三次通盤檢討)案」,以附帶條件辦理區段徵收方式開發九德地區,另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於101年5月8日第779次會議審定都市計畫,於110年3月2日發布實施「變更烏日都市計畫(第四次通盤檢討)(第一階段)」案。 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為因應本案地方人口成長、居住空間需求及基礎設施興闢等課題,重新檢視九德地區區段徵收範圍內之土地使用及公共設施,並銜接周邊既有計畫道路系統,改善生活環境,以「創造優質之居住空間」為發展願景,於112年11月28日發布實施變更臺中市烏日大肚地區都市計畫主要計畫(配合烏日九德地區區段徵收開發)書。

計畫人口數

依據本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計算 

 第一種住宅區:13.24ha×165%÷50㎡/人=4,369.2 

 第二種住宅區:1.34ha×180%÷50㎡/人=482.4 

 第三種住宅區:0.37ha×200%÷50㎡/人=148 4,369.2+482.4+148=4999.6≒5,000(人)

土地使用計畫       

       本計畫規劃住宅區、商業區及工業區等用地計18.20公頃;另劃設公園用地、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、廣場兼停車場用地、綠地及道路用地等公共設施用地計11.67公頃,全區總面積為29.87公頃,土地使用計畫詳下方左圖、各區面積詳下方右表。

土地使用計畫圖1土地使用計畫表2

周邊相關計畫

       臺中市近年來於市區推動的重大建設中,以「臺中都會區捷運系統烏日文心北屯線建設計畫」、「臺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」等計畫最為重要,各項交通建設皆齊頭並進地陸續推動中,並透過鐵路屏障之解除,針對周邊土地使用、交通動線系統、公共設施配置以及都市景觀管制等面向,進行整體性規劃,以提高土地利用效能。